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篆 刻 淺 談

篆刻時刻印的通稱。因刻印一般用篆體字,大多先刻(章法)後可,故稱「篆刻」。刻印的字體除先秦大篆、秦小篆、漢篆外,還有隸書、揩書、魏碑、行書等。

  篆刻取用的材料有多種:晶、玉、金屬、獸角、象牙、竹、木、石章等。

  石章由於質地脆爽,容易體現刀法律、章法的風採用,故使用最廣大。以浙江的青田產的青田後(其中細膩質純的果、風門凍為上品)、福建福州產的壽山石墨(其中質地晶瑩帶黃色呈蘿卜紋的黃凍石為上品)、浙江昌化產的昌化石憶苦思甜(其中質地純淨斑塊鮮紅的雞血石為上品)等、最受愛好的。

  印章文字刻成凸狀的稱為"陽文",因為用印泥[也叫印色],鈐蓋呈紅色,也"朱文".印文刻成凹狀的稱為"陰文",因鈐蓋出來為紅地白字,又稱"白文".也有朱白文相間的,稱為"陰陽"文.印章刻圖文的一面稱為"印面".印面如刻圖形,凹凸狀的稱法同上.在印面左側自左向右或印印章上端刊刻作者姓明、制刻的年月等,叫做刻「邊款」,陰文叫「款」,陽文稱「識」。

  篆刻是書法、繪畫、鐫刻三結合的一種藝術。作品藝術價值的高下,主要看三個方面:

一、書法,要合乎書法藝術基本規律。

二、章法,分朱布白。力求文字、筆劃疏密得當,佈局巧妙,富有平衡感。

三、刀法,簡單可分為「沖刀」與「切刀」兩大類。用刀角刻入,迎著線條不停頓地向前沖去的為「沖刀法」。用刀尖入石,繼以刀刃切下,一起一伏、連接切刻的為「切刀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