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刻石

凡有文字之石,大家習慣稱作“碑”,其實碑只是石刻文字的一種,刻碑於漢代興起,在此之前的石刻文字,稱為“刻石”或“碣”。
  刻石之名由來已久,比"碑"更為古老。宋初出土的戰國時代秦國的《詛楚文》應該屬於刻石,文字屬籀文系統。《史記·秦始皇本紀》上說:"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峰山,立石,與魯諸生議,刻石頌秦德。"此後就把秦始皇為了使自己的公德萬代流傳而刊刻的6塊石頭稱為"刻石",即《泰山刻石》、《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之罘刻石》等。《說文解字·敘》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承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是也。"《泰山》等刻石上的字體就是小篆,據說出自李斯之手筆。小篆是秦始皇在李斯的幫助下對古文字進行的第一次官方的整理和改造,所以《泰山》等刻石上的小篆無論在漢字史上還是書法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小篆雖然是秦代由國家規範的正體文字,但它並沒有擺脫古文字線條繁複、體勢拘束的格局,不便書寫。故與小篆同時,民間卻開始流行一種"解散篆體"的隸屬。漢興而承秦制,隸屬得以更快地發展並廣泛應用。但西漢時無論較少見的篆書還是多見的隸屬,一般用於匾額和簡策,刻石很少見。其中最早的是《群臣上壽刻石》,是一豎行篆書,字已含有明顯的隸屬味道。此外的西漢刻石皆為古隸,即無波磔的隸屬。《萊子侯刻石》全文35字,是西漢刻石中字數最多的。另外還有《五鳳二年刻石》、《魯北陛刻石》、《霍去病刻石》、《廣陵中殿刻石》、《麃孝禹刻石》、《楊量買山刻石》等。

  現在流傳下來的刻石,比較著名的有:石鼓文,秦始皇刻石和河北平山縣的戰國刻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