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手卷:書畫裝裱的特式 於咫尺之間 展千裏之外

手卷是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亦稱“長卷”或“圖卷”。它外有“包首”,前有“引首”,中有作品,緊連其兩邊的是“隔水”,後有“拖尾”。“包首”之上貼有“題簽”。手卷是書畫作品中橫幅比較長的形式,一般短的有一兩米,長的有10米以上。因為不便於懸掛,只便於用手展開、邊欣賞、邊卷合。

    手卷主要是供文人雅士私人交誼時於案頭展賞之用,往往有“於咫尺之間,展千裏之外”的功效。善作手卷者,通常要比一般書畫家在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力上高出一籌,所以其面積和價格之比與其他形制不可同日而語。

    歷史上,不少名畫就採用手卷的式樣,像唐代韓滉的《五牛圖》,五代董源的《蕭湘圖》,北宋王希孟《千裏江山圖》,張擇瑞的《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等,與其他書畫形制相比,書畫手卷不像立軸、橫披、對聯等形制可以裝潢、點綴居室,它只適於案頭把玩欣賞。正因為如此,很多大藏家對這一形制非常青睞,若遇名家精品往往不惜鉅資予以收購,故手卷市場價常比立軸、橫披、對聯等要高,與冊頁不相上下。

    傳統的手卷,往往採取“散點透視法”組織畫面。視點分佈在畫面的上下左右,隨處皆有,沒有一個固定的視點,這就使得畫面長而不冗,繁而不亂,嚴密緊湊,如一氣呵成。同時,這也增加了創作難度,並使得手卷在拍賣市場上往往是佳績倍出。從早年的拍賣市場來看,創出千萬高價的都是手卷書畫,如北京瀚海1995年推出的北宋張先《十詠圖》手卷,被故宮博物院以1980萬元購得;傅抱石的經典之作《麗人行》手卷,在1996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以1078萬元成交,創當時傅氏當年作品最高記錄。在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書畫要拍出千萬好價還是廖若晨星。近幾年,名家書畫手卷在市場上強勢依舊,如2001年南京藝蘭齋拍賣會上,眾多名家作品中,有幾件手卷最引人注目。王鐸的《書法》手卷(16.5釐米×601釐米)以80萬元成交,這一成交價在當時已經很高了。同場拍賣中,林散之的《草書》手卷也以11萬元拍出。2003年中貿聖佳推出的宋米芾的《研山銘》手卷,被國內文物機構以2999萬元收購。2004年中貿聖佳拍賣會上,名家手卷更是大受藏家的歡迎,不少名家手卷拍出了相當理想的價位,如明藍瑛的《仿大癡溪山勝攬圖》手卷成交價為627元;清徐揚的《歸莊圖》手卷成交價495萬元;明莫是龍的《湖山佳趣圖》手卷成交價為990萬元。2005年中貿聖佳拍賣會上南宋馬逵的《久安長治圖》手卷受到各路買家踴躍競投,最後被一買家以1100萬元收入囊中,該作曾在1997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的成交價僅為7萬美金,8年間價格翻了近20倍。用樣,在海外市場上,名家手卷也很受歡迎,如清代惲南田的《百花圖》手卷在2003年佳士得拍賣會上獲價196.77萬元;2006年丁雲鵬的《羅漢》手卷在佳士得獲價214.5萬港元。鑒於名家書畫手卷有著諸多迷人的特點,在市場上更有著廣泛的收藏群體,故名家手卷作品將持續走紅、經久不衰。
返回列表